卵巢囊肿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防癌手术卵巢癌减风险手术知多少写 [复制链接]

1#

1.什么是BRCA基因?

这是一种基因,如果有该基因突变,得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风险会大大增加。今天,门诊接诊一位朋友,进来第一句跟我说,“我跟朱莉一样了“”(好莱坞女性,有该基因突变,做预防性双乳及双侧卵巢输卵管切除)。安吉丽娜朱莉的妈妈先得了乳腺癌,后来又得了卵巢癌,最终死于卵巢癌。

2.防癌手术?

乳腺癌,可通过体检发现,包括B超和钼靶,能够有效地检出肿瘤。而卵巢癌,往往早期没有任何症状。另一方面,因为卵巢很小,在女性盆腔深部,所以卵巢癌很难通过检查发现。综上,卵巢癌,被称为“沉默的杀手”,恶性程度非常高,发现的时候大多数都是晚期(腹部、盆腔转移)。因此,在NCCN指南(肿瘤治疗的权威指南)中,建议,有BRCA基因突变的患者,建议行降低风险的双侧卵巢输卵管切除术。

3.建议什么时候做手术?

NCCN指南指出,如果是BRCA1胚系突变,建议35-40岁,且完成生育功能;如果是BRCA2胚系突变,可考虑40-45岁,做该手术。但是,我们在临床中,碰到不少已经明确诊断乳腺癌的患者,且有胚系基因突变,那么这个时间就要根据患者的情况,个体化考虑了。

4.手术是否难做?恢复如何?

手术,本身并不难做,难在“理念”,知道怎么去做手术,怎么去发现可能的病灶。另一方面,该手术最难的部分,其实在于病理。病理科医生需要非常细致地去切片取材(有特殊的方法),用“火眼金睛”去发现一些可能的病变,比如最早期的p53印迹,输卵管上皮内瘤变(STIL),输卵管上皮内癌(STIC),乃至非常非常早期的癌。

手术,一般采用微创腹腔镜手术,如果术中探查有问题,比如已经发展成癌了,那么会中转开腹。大多数朋友,都是腹腔镜手术,术后恢复很快,基本1-2天出院。

5.手术切除了,病理会有什么情况?

病理可能有:没有问题,p53印迹,输卵管上皮内瘤变(STIL),输卵管上皮内癌(STIC),乃至非常非常早期的癌。在最后,会跟大家分享几个病例。

6.手术切除后,是否高枕无忧了?

亲爱的朋友,需要提醒您的是,手术切除,确实使得卵巢癌/输卵管癌的风险降低(本身手术名称的含义),但还是需要长期随访,警惕原发腹膜癌(腹膜癌很少见,治疗和卵巢癌相同)。

最后,跟大家分享几个我们治疗的患者:

病例1:

50岁,.11我院行预防性手术

年我院双乳癌手术

基因检测:BRCA2胚系基因突变

家族史:母亲乳腺癌病史

病理:P53印迹

病例2:

50岁,.02我院行预防性手术

基因检测:BRIP1胚系基因突变

家族史:妹妹卵巢癌(目前奥拉帕利治疗)

病理:p53阳性的输卵管上皮内瘤变(STIL)

病例3:

34岁,.01我院行预防性手术

.01同时右乳癌手术

基因检测:外院3次均阴性

家族史:母亲卵巢癌及乳腺癌;舅舅胰腺癌

病理:广泛p53印迹及输卵管上皮内瘤变(STIL),局灶输卵管上皮内癌(STIC)

病例4:

49岁,.06我院行预防性手术

.11我院行乳腺癌手术(新辅助化疗后)

基因检测:BRCA1胚系基因突变

家族史:否认

病理: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IA1期

病例5:

40岁,BRCA1胚系基因突变

.09我院右乳癌保乳手术

即往史:发现卵巢囊肿5年(外院BUS考虑内膜异位囊肿,2-3cm)

家族史:阿姨患乳腺癌和卵巢癌

术后末次化疗:.12.31

术后末次放疗:.04.13

我科遗传.03.15

.04.16血CAU/ml

.04.26我科手术

病理: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IIB期

病例6:

44岁,BRCA1胚系基因突变

.09我院左乳癌手术

即往史:无特殊

家族史:母亲卵巢癌

.01-.08肿瘤标志物CA、CA持续增高

.07-.08肿瘤标志物CA持续增高(.09我院CA124.00

.04.25于我院行PET-CT检查提示:左侧乳腺癌术后化疗后,术区未见异常放射性摄取增高灶。骶骨局部密度略高,FDG代谢增高,余骨骼不均匀性FDG代谢增高,M待排。.05.08于我院行ECT检查结果提示:腰椎下段及骶骨放射性分布不均,请结合其它影像学检查。

病理: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IIIC期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